▲2019邊境縣域旅游可持續發展研討會暨2019廣西縣域旅游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發布會現場
2019年12月19-21日,由桂林旅游學院和崇左市大新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廣西旅游科學研究所、桂林旅游學院《旅游論壇》編輯部、中國旅游研究院東盟旅游研究基地、廣東旅游競爭力評價研究中心承辦的“2019邊境縣域旅游可持續發展研討會暨2019廣西縣域旅游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發布會”在廣西崇左市大新縣舉行。來自國內旅游界著名專家學者、專業期刊主編、廣西旅游發展重點縣(市)領導和來自國家、省市近20家主流媒體記者出席此次研討會和成果發布會。廣西縣域科學發展促進會專職副會長、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聯合會會長黃品優作為特邀專家出席了研討會和發布會。
2019廣西縣域旅游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發布會上,廣東旅游競爭力評價研究中心主任、廣州大學旅游學院院長張河清教授就該研究報告進行了總體說明;廣西旅游發展重點縣(市、區)領導做了典型經驗交流。
▲張河清作2019廣西縣域旅游競爭力研究總體說明
廣西縣域旅游競爭力研究課題組向社會發布了《廣西縣域旅游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2018-2019)》,該報告對全區48個縣(市、區)的旅游競爭力進行了全方位的調研分析,采用科學的計量方法和全面的旅游大數據調研資料,對全區縣域旅游競爭力進行了系統的科學測算,評選出廣西2018-2019年度“旅游綜合競爭力十強縣”,分別為:陽朔縣、南寧市青秀區、潿洲島、靖西市、桂林市秀峰區、金秀縣、龍勝縣、資源縣、柳州市城中區、興安縣;“旅游創新發展十強縣”分別為:大新縣、容縣、桂林市雁山區、融水縣、恭城縣、南寧市邕寧區、南寧市興寧區、三江縣、東興市、巴馬縣。
發布會后舉行了以“開放、發展、可持續”為主題,以邊境旅游、縣域旅游、鄉村旅游、民族旅游等為議題的2019邊境縣域旅游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來自中國旅游研究院、中山大學、廣州大學、西藏民族大學、云南大學、延安大學、廣西大學、浙江旅游職業學院、鄭州商學院、遼寧師范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印尼特里薩克蒂旅游學院等高校的近百名專家學者以及分管旅游的地方政府代表、旅游企業代表等參與了此次研討會,大家從各自的研究領域出發,分享了自己近年來的研究成果以及對邊境旅游、縣域旅游和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獨特的見解。
▲首屆廣西縣(市、區)域旅游綜合競爭力“十強”
▲首屆廣西縣(市、區)域旅游創新發展“十強”
▲發布會現場
▲與會人員合影
鄉村振興十四五公眾號
廣西縣域經濟公眾號
2019年12月19-21日,由桂林旅游學院和崇左市大新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廣西旅游科學研究所、桂林旅游學院《旅游論壇》編輯部、中國旅游研究院東盟旅游研究基地、廣東旅游競爭力評價研究中心承辦的“2019邊境縣域旅游可持續發展研討會暨2019廣西縣域旅游競爭力評價研究報告 【詳細】
廣西又一農業創新技術躋身全國領跑隊伍。近日,廣西亞熱帶作物研究所馮春梅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臍橙采后免發汗式商品化處理及貯藏保鮮技術”成功入選2019“中國農業農村10大重大新技術”,標志著廣西柑橘貯藏保鮮技術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詳細】
“書記,我們那遵村遵屯至先明村岜炭屯的青梅產業機耕路竣工了。”“書記、鄉長,我們先明村小壇屯至岜炭屯的青梅產業路也竣工通車了。”近日,在大新縣欖圩鄉專業扶貧工作隊員的微信群里,頻頻傳來這樣的喜訊。 【詳細】
“種植胖姜,不僅貧困戶得到政府的獎補,一般農戶也得到了一定的獎補,所以我們大家都想繼續擴大胖姜種植面積。”11月8日,大新縣桃城鎮德立村決幫屯的脫貧戶梁連清說道。 【詳細】
近兩年來,大新縣圍繞“興牧、鞏皇鴿、穩務工、有收入”的目標,創新推行“扶貧車間+寄養”等扶貧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引進和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鼓勵貧困戶以“寄養分紅”的模式入股,實現增收脫貧。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