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區大黃集鎮徐莊村的朱建芳、朱建祥兩兄弟從借錢開淘寶店起步,目前已發展到擁有天貓店、京東店等10余個店鋪,并建造了自己的生產加工基地和辦公樓,帶動村里三分之二的家庭從事和板材有關的行業,年銷售額過千萬元,電商產業已成為大黃集鎮鄉村振興的有力引擎。這是牡丹區著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激活產業振興蓬勃發展的案例之一。
近年來,牡丹區加快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農業“新六產”,推動農產品上行。該區去年新增淘寶鎮3個、淘寶村9個,累計淘寶鎮、村達到37個;電商交易額達到508億元,同比增長31%。
“朱建祥自2012年從事農村電商以來,已經在當地建設多處木制品加工廠和發貨部,成功帶動當地100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創業和就業。”大黃集鎮黨委書記張洪領說。
同時,大黃集鎮周集村的刷把、楊湖村的家具等產品,依托電商銷售網絡渠道,不但暢銷全國各地,還出口歐美、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全鎮培育形成了十個市級淘寶村和電子商務村,2019年電商交易額近9000萬元。
高莊鎮堅持“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著力加大招商引資和大項目建設的力度,一批農業關聯項目紛至沓來。由山東澤源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玫瑰產業園項目已發展到2000余畝,形成了從大田種植、花瓣采摘、烘干加工、包裝銷售的生產鏈條。研發生產的玫瑰茶、玫瑰醬等產品已經暢銷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預計今年的玫瑰總產量在300噸左右,銷售收入將超過900萬元,畝均產值在6500元左右。”高莊鎮黨委書記張紹斌說,玫瑰園的勞動力全是聘用的當地村民,農忙時有600余人在此務工,平時有50名村民固定在玫瑰園從事生產管理等工作,月收入在1500至4000元之間。
突出發展特色產業是牡丹區實施產業振興的有力舉措之一。該區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大力培植油用牡丹、蘆筍、大蒜、山藥、胡蘿卜、辣椒等為主的特色產業,高效經濟作物面積近50萬畝,去年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11家、家庭農場20家,規模以上農副產品加工企業130余家;全區9個鎮村入選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工程,省級特色小鎮達到6個,榮獲全省“兩全兩高”示范區、省級花卉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牡丹區通過抓好產業振興,加速了農業高質量發展,現代農副產品加工產業聚集壯大,效益顯著。天榮家居、牡丹家紡、堯舜牡丹、佳美食品、沙土瓜子、亞冠面粉等骨干企業不斷膨脹,吳店創意家居、沙土食品、胡集木材加工、大黃集面粉加工等產業初具規模,形成了“牡丹、家居、食品、家紡”四大產業集群,如火如荼發展的新農業已成為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相關閱讀xiang guan yue du
鹿心社陳武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指揮部調研并召開自治區鄉村振興領導小組會議
4月17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鹿心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陳武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指揮部調研并召開座談會暨自治區鄉村振興領導小組會議 【詳細】
東興市:特色產業激發邊境鄉村振興動力
東興市地處中越邊境,具有沿海沿江沿邊的地緣優勢,對越跨境農業合作發展迅速。 【詳細】
象州縣:農村電商推動鄉村振興
近日,象州縣與廣東宅云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簽約,就農村電商服務站、物流體系建設運營及人才培訓等項目達成協議,推進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工作。 【詳細】
廣西用汗水澆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之花 美好愿景變實景
過去一年,我區奮力打好脫貧攻堅戰,高舉鄉村振興大旗,書寫新時代廣西“三農”發展新篇章。 【詳細】